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8.html林屋前院绿植点缀青砖黛瓦,清静幽雅
罗定市罗城街道柑园社区位于市中心,周边高楼林立,商铺遍布,一片繁荣。在柑园社区杨屋,坐落着一座方方正正、青砖黛瓦的岭南特色民居,在一片高楼的环绕中显得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抗战时期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省艺专)在罗定办学的旧址林屋(林氏祖屋)。在抗战的烽火中,省艺专辗转来到罗定办学,在颠沛流离之中仍保持了完整的办学体系和重要办学资源,坚持开展高水平的教学活动,服务当地社会,传播知识、开发民智,繁荣了罗定的文艺事业。
记者向周边村民了解省艺专办学故事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记者在罗定市社科联主席苏志勋的引导下,走进这座闹市中的民居,漫步屋里屋外,触摸痕迹斑驳的砖瓦,穿越数十年时光,聆听烽火岁月里传诵的琅琅书声;感受学生们在艰苦、简陋的环境中坚持刻苦学习,争做国家栋梁的壮志;感受教师们冒着枪林弹雨坚持上课,为国育才的精神;听当地居民讲省艺专师生融入当地,繁荣当地艺术事业的故事。
培养抗战宣传人才
省艺专烽火中辗转罗定办学
年10月,广州落入日本侵略*之手,广东地区抗日形势更加严峻。为广泛开展抗战宣传,凝聚抗日力量,年,胡根天、赵如琳、*友棣等爱国艺术家在韶关创办了“广东战时艺术馆”,旨在培养抗战宣传人才。在其后的发展中,“广东战时艺术馆”改名为“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林屋一角
年5月,因战事吃紧,韶关紧急疏散,省艺专全体师生在赵如琳等人的带领下,几经曲折,由连县经连山,绕道广西梧州,经开建、封川、郁南到达罗定。到达罗定后,省艺专师生曾在罗镜镇借校上课,随后又择定柑平乡柑子岭(柑平乡现已分为罗城柑园居委和素龙平南村委,旧柑子岭现称柑园杨屋)林屋复课,同年秋季开始招收新生。
几经变迁,罗定城区愈发繁华,省艺专在罗定办学的这栋民居已经被一片高楼包围,值得庆幸的是,民居仍然保存良好,较好地保留了当时的风貌。走进屋内,只见庭院干净整洁,几盆绿植点缀其中,墙上绘着精美的壁画,屋檐下的浮雕栩栩如生。
78岁老人林炳湖曾听老一辈提过省艺专在此办学的故事。他告诉记者,堂叔林次曾跟他说起省艺专师生在此的故事,那时候自己只有8岁。“那时候还是小孩子,经常吃不饱,所以堂叔煲番薯时我就跑过去听他讲故事,顺便蹭番薯吃。堂叔告诉我,抗战时我们这屋子来过很多人,两边私厅坐得满满的,他们都是省艺专的学生,有画画的,有唱歌跳舞的,每天在大厅里唱戏,吸引很多村民来观看。”林炳湖说。家住附近的林发荣也说起一些省艺专的往事,他告诉记者,当年他的祖母时常为省艺专磨谷,省艺专把稻谷运返学校后,请村民用石磨磨成白米作为食粮,然后给予村民一定数量的米作为报酬。采访期间,还有村民指着旁边的一间大屋告诉记者,相传这间大屋的壁画和雕塑,就是当年屋主邀请省艺专的师生来描绘和雕刻的,可见省艺专在罗定办学时,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名家荟萃精英云集
文艺宣传凝聚抗日救亡强大力量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省艺专在罗定办学时,校长是戏剧家赵如琳,*友棣为音乐系主任,吴琬为美术系主任,教师有冯国勋、陈语山等,设有美术、音乐、戏剧三个科目。赵如琳是著名戏剧家,在罗定曾导演和主演过《油漆未干》《面子问题》《忠王李秀成》等剧,轰动罗城。吴琬是有名的画家,陈语山是名书法家,戏剧系教师有*宗保、伍庭藻,舞蹈教师有吴晓邦,音乐教师有陈惠怡、骆瑧、曾广科、蔡洁如,训育主任卢贻浩(后为珠江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等。一时间,罗定文艺名家荟萃、精英云集,他们在罗城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用文艺凝聚抗日力量,推动了抗日救亡活动深入开展。
在罗定期间,省艺专师生演出多场话剧,宣传抗日,唱响由胡根天、赵如琳作词,*友棣作曲的校歌:“血的教训摧毁了因袭萎靡的旧习,铁的现实练就了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们雄伟的歌声,唤醒了民族的意识,激情的戏剧振奋民族的力量,庄严的绘画,表现出民族的新生!”每当演出时,罗城万人空巷,观看演出者人山人海。
此外,省艺专还在罗镜镇泷水中学设分教点,分教点有十多名当地的学生,胡根天常到罗镜分教点上课,还有教师到罗城书店和罗镜大酒店、罗镜民众公园、太平四隆大楼开课,在罗定广泛传播了知识,开发了民智。
抗战胜利后复迁广州
罗定办学繁荣当地文艺事业
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同年12月,省艺专复迁广州市濠畔街第号。年,省艺专与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在罗定办学的一年多里,省艺专极大地影响了罗定的艺术活动,带动了罗定艺术事业发展。
省艺专复迁广州时致广东银行罗定分行的函件
保存完好的林屋附属建筑
省艺专在罗定办学期间经常举办话剧演出、音乐舞蹈表演等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罗定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和视野。同时,还培养了包括罗定籍学生在内的美术、音乐、戏剧专业的一大批学生,繁荣了罗定的艺术事业。毕业生中在罗定教学的书画家有张孟鲁、陈国忠、辛传德、*永康等,他们传承省艺专精神,在罗定大地撒播文艺种子,推动了罗定文艺教育的发展。此外,省艺专也在广州市文艺界发挥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州市的历届艺专学生达百多人,不少是从事艺术和教育工作,有的成为广州市文学艺术界的骨干,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
来源
云浮发布
编辑
*冬泳、*译仪
监制
覃俊杰、吕健新审核
廖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