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册”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本人同意方可!
罗定建国前老照片已收集了很多,但避免后期还有所以会晚一些更新。
编辑不易,若君喜欢请打个赏!
市区年9月10日*鉴秋
罗定过去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现在全市已有工业企业多家,初步形成了以机电、建材、纺织、服装、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年全市的工业产值达43.5亿元。罗定市区已由原来的8平方公里扩展到13.8平方公里,市区内高楼林立,街道宽阔整洁。
年3月23日王崧芳
罗定县黎少公社社员,架设了一条长米、高20米的大渡槽引水灌田,使多亩农田得到灌溉。
年11月25日谭理光
罗定县苹塘公社谈礼大队第七生产队,在今年晚稻生产中,提早规划土地和作好冬种安排,加快了冬种的进度和质量。图为社员们在刚收割完晚稻的地里播种冬小麦。
年5月23日刘玉生
罗定县新建成的缫丝厂,经过6个月试生产,于年5月20日正式投产。该厂年产丝吨,其中35%为供出口的高档丝。罗定县地处粤西边陲,是广东省新兴养蚕区之一。现在全县有桑园亩,年产茧量达到担。这是罗定县缫丝厂。
罗定县缫丝厂的女工在选茧。
罗定县缫丝厂的女工检查产品质量。
年刘玉生
罗定县充分利用山区水力资源,兴办中、小型水电站。全县近几年来新建电站座,装机台,发电量达到2千瓦。这是青桐电站外景。
年5月18日刘玉生
盛产红、*麻的罗定县为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成一座年产万条麻袋的麻纺厂,年产值达万元,产品远销中东和东南亚各国。
年6月2日留资刘玉生
广东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之一的罗定县罗城镇最近几年来,根据山区城镇劳动力充裕的特点,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即来料、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企业,引进技术和设备多台(套),年加工生产各式时装和绣花产品达40万打(套)。产品销售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图为工人在包装出口绣花产品。
年6月2日留资刘玉生
罗定县罗城镇线毯厂注重市场信息,狠抓老设备的技术改造,不断研制适销新产品。年线毯花式品种增加到11个,产品销售到全国七个省、市和80多个县,深受农民的欢迎。
年8月26日*鉴秋
罗定市(县级市)为改善山区投资环境和方便山区人民对外交往,由地方集资建成的全国第一家县级民航机场已对外营业。现在,每天有航班开往深圳、珠海、广州等地,并开通全国客票联网售票业务。
年9月10日*鉴秋
罗定廷锴纪念中学环境优美,是该市的一所重点中学。
忘忧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