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泷小,做最好的自己!
“习课堂”是江苏省吴江区长安实验小学管建刚老师主持的一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是围绕学生“习”(读、写、背)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家常课的回归。为了让全市小学语文教师尽快了解“习课堂”、懂得运用这个教学模式来上课,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年12月4日市教育局在罗定泷州小学开展罗定市小学语文“习课堂”教学实验培训。参加这次培训的有罗定市教育局领导陈立强同志、教研室主任吴旭辉同志、各学校语文教研员、罗定市小学语文学科的名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标兵等一百多人。
本次培训主要以专题讲座及课堂教学展示两个部分。
活动前,吴主任对本次培训的目的及要求作了介绍。
活动伊始,唐莹老师以《细照笃行修炼自我》为题分享了赴苏州市吴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跟岗学习的收获和感悟。唐莹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解答:1.什么是习课堂;2.为什么是习课堂;3.习课堂的“四个任务”;4.习课堂的要求;5.习课堂答疑;6.习课堂的五个层次,让初学“习课堂”有所“习”得。
光说不练假把式!唐莹老师讲完讲座后立刻为老师们送出“习课堂”示范课-《麻雀》(第二课时)。
课堂中,唐莹老师老师语言干脆利落,课堂上以口号形式锻炼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复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就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完成任务单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整堂课没有指名一人读,学生“忙”到没时间开小差,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设计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继而,陈玉红老师向老师们展示了同课异构─《麻雀》(第二课时)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在“习课堂”的基础上增加了“问题与任务”设计的元素。课堂上,学生在“问题与任务”的引领下,通过动脑、动笔自己去“学”,自己去“习”,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和问的主阵地,而是学生习的阵地。老师也一刻都没有停下来,忙着把学生引导成一个自己学,自己习的“学”“习”共同体。
下午,泷州小学的杨雯泓老师和陈惠洁老师分别展示了四年级《古诗三首》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习课堂”示范课,两位青年教师精心准备,上出了“习课堂”的特色,也上出了“习课堂”的效率,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杨老师执教
陈老师执教
读文,几遍?读到什么程度?
识字,怎么识?哪些易错字需要注意?
写字,怎么写?哪些字的笔顺需要注意?
这是“习课堂”时间管控出的效率!
最后,陈立强同志对全市引进“习课堂”模式的意义背景作说明,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作详细的诠释。他指出既要原汁原味地研讨学习“习课堂”,又要尝试根据城乡学校的实际学情修改,精益求精寻求更符合本地教学的模式;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设计出精准和有实效性的问题,与之前开发的“任务与问题设计”的教学模式有机融合。
一天的安排紧凑而又充实,老师们的讲座和课例,使与会学员收获满满,回味无穷。探寻更符合罗定本土教育的教学模式,我们一直在学习研讨之路上。今后,我们继续在“习课堂”的教学模式实验过程中认真思考、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相信不久,我们将会开启新的教学模式,罗定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撰稿:陈紫桥
摄影:张芷珊
审核:*月玲
编辑:张芷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