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罗定
●
亻能古话与罗定文化
罗定方言很独特,有白话(近似于广州话)、古话、客家话漳州话、阳山话及瑶话等。
罗定方言受客方言、闽方言、广州话的影响较大,其中以亻能古话最具有地方特色,与广西东部的“地古话”较接近,是以古代俚语、僚语和中古音为基础,与多种语言长期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方言,它保留了许多古音成份,是罗定古代地方语言的“活化石”。
1◎亻能古话的特点
亻能古话与广西东部的地咕话较接近,是以古代俚语、僚语和中古音为基础,与多种语言长期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方言,保留了许多古音成份,亻能古话最大的特点一是复调,同一个字词,用作定语时读一种声调,用作宾语时却读另一种声调;其次是运用唇、舌、齿发音,在旷野中传播时十分清晰响亮。
如:督底——下面
2
◎亻能古话的分布
亻能古话主要分布在围底河流域丘陵地区,包括围底镇,素龙、罗平、华石、太平4镇街大部和双东、满塘、分界、罗镜、船步等镇街的部分地区。但亻能古话主要集中在围底河流域丘陵地区,这里正是古代俚、僚族人聚居的地方。这种方言自成体系,极具稳定性,故能从古代流传至今而不被别的方言同化。
3
◎亻能古话的起源与形成
亻能古话是中原古话与百越古话融合而形成的早期“越语”。因为讲这种方言的人称自己为“亻能”,讲话“咕咕噜噜”,所以被称为“亻能古话”。保存至今粤语与普通话都已失去的浊塞音声母。因为罗定(南江)流域地区较为稳定,特别是蒙古人入主中原时期所受到的冲击较少,语言通过母系传播,所以保留较多的古音,既有较多古代汉语的成分,也有当地百越土音的成分,可以称为广府最早期的“普通话”,大约形成于南北朝时期。
4
◎亻能古话的起源与形成
罗定的亻能古话与现代白话能互相听懂、交流。人们将罗定亻能古话与封开、梧州的古粤语比较,梧州、昭平一带的古粤语称为地古话,罗定自称为亻能古话,应属一个语系土音。亻能古话一般以乡村作为语言群体,比如相邻的两个村庄分别讲亻能古话和现代白话,婚嫁后,其语言将会逐渐产生变化,所以,经过一千多年,亻能古语仍能保护下来。
5
◎从民歌中体现地方的文化特色
罗定民歌,又称泷(shuāng)水歌。起源于唐代,内容分为讲古歌、世情歌、对唱、擂台歌、大话歌、猜谜歌、情歌、短篇山歌等。其中亻能歌多以四句七言为一阕,也有“七七七三五七”的六句体式,对平仄、对仗、押韵比较讲究,但也崇尚通俗易懂。可以两人对唱,也可以摆设山歌擂台,和者的歌头要接对方的歌尾,意境相贴。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