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斗争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年以来,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和市委工作部署,强化职能职责,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工作,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查涉黑涉恶腐败问题,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
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受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件,立案件人,其中打掉“保护伞”70个、问责5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组织处理6人,移送审查起诉18人。
协同打好“组合拳”
统筹推进惩治工作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成立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惩治涉黑涉恶腐败专项工作办公室。出台《云浮市纪委监委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实施方案》等20余项工作制度,细化完善线索核查清仓见底、以案促改等18项具体措施,实现多措并举“打伞破网”,切实推进各项惩治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
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才能事半功倍。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建立纪检监察、公安“双专班”的办案模式,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同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对涉黑涉恶案件的沟通协调,线索、案件信息衔接,案件串并研判工作机制,共同开展立案调查,实现信息共享、疑难共商,发挥“惩腐打伞”最大合力。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公安机关向市纪委监委移送线索23条,市纪委监委向市公安机关移送线索17条,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审查起诉18人。
强化专项工作举措
坚持深挖彻查
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是民生的痛点、管理的重点、治理的难点。市纪委监委聚焦黑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等突出问题,组成直查督办工作小组,对已查处涉黑案件、黑势力犯罪集团案件的涉案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逐一过“筛”排查,深挖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目前已立案11件36人。
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案件查办作为“打伞破网”的重点,拓宽线索来源,确保查深查透,全面落实协同办案“两必问”机制,对公职人员违纪违法线索进行拓展深挖,从中发现涉黑涉恶线索,以打“伞”促扫黑除恶。在查办“”涉黑案时,挖出罗定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黄某奋,船步镇派出所原教导员黄某超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基础上,“顺瓜摸藤”,发现“”网络赌博案、龙江花园制毒案等尚未查清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0件,推动公安机关重新启动侦查,共刑事拘留6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5人。同时,发挥“以室带组、室组联动”和各县(市、区)“室联组带镇、室组镇联动”办案协作区机制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收集线索,围绕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权力运行两条主线,进一步整合办案资源,集中力量惩治,重点排查了44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协同发力,深挖彻查出郁南县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黄某炘等6名公职人员,在办理以黎某吼为首的涉黑涉恶组织案件过程中,徇私枉法,非法收受黎某吼等人款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协助公安机关抓获20名犯罪团伙成员,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7份,督促郁南县公安局和16个乡镇派出所开展行业整治、教育整顿和以案促改,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畅通检举突出监督
推动标本兼治
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工作开展才能有的放矢。市纪委监委在举报电话增设“涉黑涉恶腐败问题举报专线”,在市纪委监委网站和石都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