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罗定市长岗坡渡槽,总长米,被誉为“南粤红旗渠”。为进一步弘扬长岗坡精神,实现长岗坡渡槽的活化利用,将建成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教育基地主体楼命名为“初心楼”。
为弘扬长岗坡的艰苦奋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地质九队积极参与到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建设中来。地质九队主要为教育基地建设提供地基基础施工服务,根据该地区的岩土工程性质,教育基地基础采用预制桩,为倡导文明施工,采用静压桩,将强风化灰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打入强风化岩层不少于5米,保证基础安全。在建设过程中,地质九队致力于用专业服务“长岗坡精神”时代价值的挖掘。
罗定市在历史上“十年九旱”,上世纪70年代,为改变这种状况,罗定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靠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和艰苦奋斗精神,用肩挑人扛、钢钎铁锤、人力车等土办法,仅仅4年零2个月就建成了这条当时国内最长的“人工天河”—长岗坡渡槽,创造了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继红旗渠之后的又一个奇迹。至今,渡槽每年将近4亿立方米的太平河、罗镜河河水横空运输至金银湖水库,灌溉着8万多亩农田,为城区及乡镇55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长岗坡教育基地建成以后,集教育培训、党性修养、实践锻炼、学习交流、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将为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提供更多的平台,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做好当前工作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广东省地质局第九地质大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