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对蓝天理解和他们不一样 骑车上班非常痛苦
解说:一月十日,武汉市环境保护局发出了环境空气质量预警, 9时我市城区空气质量指数为262,属重度污染。 这已经是武汉市环保局连续第三天发布预警了。连续的空气质量预警难免让人感慨空气在持续恶化。同期:魏红明武汉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按照旧的标准评价这样的天气可能是轻微污染按新的标准评价它是重度污染这跟空气恶化应该没有关系。解说:按照国家环保部的要求,包括武汉市在内的74个城市,从1月1号起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质量指数。而按这个标准,从1号到11号,武汉市仅有一天空气质量为良,其余均为污染天,其中,从6号开始甚至一直都是重度污染。不仅是武汉,首批实施新标准的74个城市都普遍出现了类似的污染加剧情况。同期:上海市民:比较具体你可以看到数字而且和自己的感受是相关。解说:虽然现在数字难看了,但是它却和公众实际的感受相吻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较早一步发布PM2.5浓度值的北京,在去年五月就宣布今后停止使用 蓝天 数来评价城市空气质量,因为这样的统计数据和公众的感受大相径庭。同期:北京市民:可能我对蓝天的理解和他们对蓝天的理解不一样因为我每天是骑自行车上班非常痛苦。现场:郭继勇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这台机器是测量pm2.5的机器解说:从2011年十月PM2.5第一次受人关注到现在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我国已有74个城市发布了PM2.5指数。这个速度是当初很多环保专家都不敢想象的,因为一台PM2.5的监测设备需要几十万到上百万,而从购买设备到人员培训都需要时间。虽然这是在公众的推动下的进步,但是这个速度还是令人惊叹。同期:李成言北京大学*府管理学院教授:这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大家关注度很高,*府很重视,投资成本也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府不光做这一件事,还要做更多的事情,让百姓能够信任他解说:在2012年度《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关于社会安全感的调查,从未上过榜的环境一下子成了继食品之后人们认为最不安全的,超过了医疗、交通、劳动、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期:王俊秀《社会心态蓝皮书》主编:这样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的话,就会从不满意变成不满了,他会觉得*府没有做什么事情,慢慢就会有一些怨气了解说:近年来,食品安全、水、空气质量这些看似普通的话题却往往成为了公共议题。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自然从吃得饱到关注吃得健康。如果连这些最基本东西都得不到保证,公众自认会加剧对*府的不信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府的执*理念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期:王俊秀《社会心态蓝皮书》主编:让公众参与,一起来解决,不能说我来决定,你只有接受##一定要关注到老百姓在这些问题上,他怎么去想他的需求、他的情绪解说:PM2.5作为74个城市空气质量新标准发布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是按照新标准发布数据后,很多城市的污染状况将明显暴露出来。其实监测、发布仅仅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起点,难题还在今后的治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