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唯佳:只为“迎检”的“遮羞墙”遮住了啥?
近日菏泽市委书记曾在鄄城县视察乡村文明工作进展落实情况。然而,据多位群众反映,当地为迎接领导视察,紧急建起了围墙,将百姓的实际生活面貌遮掩起来。在一些统一着装的墙后面,却是破旧不堪、狭窄逼仄的民居,农田荒地,甚至垃圾场。(8月29日中国广播) 红*白灰的围墙,整整齐齐,有些还写上了“乡村文明”的标语,画上传统道德故事。看似一片美好的农村景象,看似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建设,只不过是假象,实际上仍是脱不掉的“贫困县”帽子,是破旧不堪的农宅和杂草丛生的荒地。不禁引人一声叹息,面对如此的“面子工程”人们鄙夷的同时更生愤慨。 这个一代兵师孙膑的故乡,这个被国家民*部明明的“千年古县”,为何要以“遮羞墙”示人?要遮住的又是什么“羞”?在质疑声中,我们不禁要深思“遮羞墙”背后的问题。 对于围墙的决策者和建设者,“遮羞墙”无疑是要遮住贫困的“羞”。导致贫困的因素很多,可能有天灾,也有人为因素。贫困本身并不可怕,但面对贫困,*府如何作为却决定了能否脱掉贫困这顶不光彩的“帽子”。作为地方*府,竭尽全力帮助百姓脱贫致富,本是职责所在,但是不以自身作为实现农民的安居乐业,反而将原本应该受到领导高度重视的贫困问题遮盖起来,想必遮盖的不仅是贫困,更是百姓的心声。 缘何要“遮”起来?其背后是歪曲的发展观和*绩观在作祟。一方面,以唯GDP马首是瞻的发展观使得地方*府只顾及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大工程”,反而忽视、甚至无视普通百姓的生活,难以解民之所忧。另一方面,之所以能够在临检前建“遮羞墙”无非是要充分表现农村的新面貌,表现为*者的良好*绩,从而让官位走得高、走得远。这反映的则是为*者官僚主义的本质,是*绩观的扭曲,更是宗旨意识的淡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温饱尚未解决,何谈安居乐业?何谈礼义廉耻?何谈地方发展?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府必须要有所作为。但将原本应受到广泛关注的贫困问题以墙来“遮”起来,遮住的何止是“贫困”,更“遮住”了官员的为民之心,“遮住”了百姓对*府的信任,“遮住”了地方的发展之路。因此,拆掉“遮羞墙”的同时,请还为*者以务实、清廉、为民的作风,还百姓以整洁、富足、和美的家园。
作者:傅唯佳
:沈素芬)